目前,我國硅單晶產量大約為3000噸,約為世界總產量的25%,但多為8英寸以下晶體,IC級多晶硅全部依賴進口。國內集成電路所用材料的主流仍然為8英寸硅片。
目前,世界集成電路的產值近3000億美元,它帶動了產值萬億元以上的電子產品,可以說集成電路已經成為世界的支柱產業。IC產業的發展為材料業帶來商機。
然而IC是貨值非常高的電子芯片,低的1KG貨值一兩千,高的貨值1KG幾萬甚至十幾萬。所以這類高貨值的電子產品要是按正常報關手續進口的話,不要算關稅,光算增值稅就17個點了。這好比1KG貨值1萬塊的IC光繳增值稅就要交1700塊。所以IC進口好多都會選擇貨代公司幫他們進口。
目前IC進口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香港—深圳(大陸)
1.空運進口。
空運進口,也就是從香港空運到上海、廣州等不同的港口清關,然后再運回深圳,并交貨給客戶,從收貨到交貨,時效:2-3天。
2.快件進口。
10月份快件進口IC幾乎沒有了,因為快件報關幾乎報不了這類貨。如果按IC報關,進口產生的費用是相當的高,和一般貿易產生的費用差不多。所以自從今年的7月份政策調整之后,IC都很少走快件進口這方式了。
3.商務車進口。
高貨值的IC,多數客戶都會選擇商務車進口方式。因為速度非常快,基本上當天就可以到貨,所以這是目前客戶比較熱衷的一種方式。但商務車的成本比較高,收的費用也會相對比較高,這就要看客戶對時間有沒要求,要是比較急的話就走商務車,不是很急建議走空運,客戶可根據自身需求自行選擇進口方式。
4.水客帶貨。
水客即以私人名義帶貨過港,走IC很少會選擇此種方式,因為海關監管較嚴,貨值高,帶貨進來就會超過規定入口費用,需要繳稅。個人夾帶方式不安全,海關查到后,輕則罰款退港,重則扣關沒收。所以IC走水客帶貨方式,個人認為這不是最佳途徑,客戶要慎重考量。
5.拼柜進口。
拼柜即以海運拼箱方式選擇國內適當港口清關,今年7月份之后,在香港進口快件清關舉步維艱時期,包括電子貨在內的諸多進口貨采取拼柜方式進口到大陸,以降低進口物流成本。拼柜方式也有自身的利弊,其優點是:運價較低,走貨量較大,能幫客戶節省大量成本;缺點是:時效較長,快則5-7天,慢則10天半個月甚至一個月,主要看所走的渠道。比如,小三通專線:香港—臺灣—深圳(大陸),只要能確定報關,安全性100%,不限量走貨,但時效10-15天,如遇亞運會、大運會等重大活動或節假日,時效要順延。
中國進口IC芯片的量是非常大的,但要如何選擇一個公司,選擇什么方式進口,這是客戶值得考慮的問題。畢竟IC是高貨值的電子產品和其他產品不一樣。
我司(香港通懋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主要代理電子類的高貨值產品進口,主要以商務車和空運、拼柜三種方式進口。根據客戶需求,提供最佳的進口方案。為客戶盡可能的節省成本、時間,并確保安全。高貨值產品進口都可以提供合同保障,讓客戶安心,互惠互利!
詳情歡迎咨詢:TEL:15889763967; 15118175258陳先生
QQ:1187563795; MSN:tmwl3795@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