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小小舉動都會引發依賴它而生的商業鏈的動蕩。
近日據媒體報道稱,蘋果將大幅增加對爾必達的dram芯片訂購。消息傳出,蘋果dram芯片主要供應商三星本周三股票大跌,市值當日蒸發100多億美元。
爾必達是眼下日本唯一的dram芯片商,由日立、nec、三菱電機三家的dram業務整合而成,也是目前日本國內唯一一家dram制造企業。
它原本承載著日本dram芯片業重振的希望,但近年來卻屢陷巨虧。目前,爾必達在行業排名全球第三。2012年1月內存芯片市場份額顯示,三星占比41%,海力士占比23%,爾必達13.5%。
今年2月,這家公司宣布申請破產保護。不過,在此之后它遇到了一些新的轉機。
美國內存芯片廠美光已被擇定作為其重整的援助者,打算收購爾必達的部分業務。在東京地院認可之后,可望在8月21日向東京地院提出重整方案。
現在,蘋果給予更多訂單或將使其重整前景更明亮些。消息說,蘋果最近向爾必達廣島工廠發出的巨量訂單,幾乎占其產能一半,占蘋果dram芯片需求的三成。
此消彼長,爾必達訂單激增顯然將分去三星dram業務的份額。消息傳出,本周三三星股價大跌6%,市值瞬間蒸發100多億美元。
另一家韓國的蘋果dram芯片供應商海力士股價當日也下跌近9%,創下近20周新低和近9個月最大單日跌幅。
這便是典型的蘋果“紅利”效應。作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企業,手握龐大零組件及代工產能采購訂單的蘋果對于供應鏈的把控已堪稱爐火純青。我國臺灣地區it業者此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均感嘆蘋果的訂單對于諸多上游供應鏈企業而言有著決定枯榮的能力。
能否啃上蘋果深深影響著其供應商們的命運。代工廠訂單得失,均強烈影響著業績和股價;零組件業中,臺灣觸控模塊廠商tpk甚至借蘋果訂單而上市。
而作為紅利的分配者,蘋果也通過訂單分配強化其對供應鏈的超強話語權,如借轉單壓力壓低供應商利潤,甚至可以要求供應商將技術傳授與其競爭企業,以利蘋果進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