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外表時尚的iphone手機生產過程中,到底會造成多少環境污染?曾被美國《時代》雜志評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一百人”的馬軍正試圖揭開這個秘密。2010年起,馬軍深入蘋果中國代工廠,挑戰蘋果的“保密文化”。
“請給我們安心的iphone 5。如果你知道你最愛的iphone和ipad是在如此糟糕的環境下生產,你會立即反胃。”2月9日,紐約曼哈頓一家蘋果專賣店大門被大批民眾擠得水泄不通。他們不是“果粉”,而是來自美國chang.org與sumofus兩大環保組織的志愿者。最終,專賣店店長從他們手中接過請愿信。此前,chang.org已在線收集到250萬封請愿信,要求蘋果“保證生產的iphone 5是一款良心產品”。
最終,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timothy cook)公開回應:“我們會關心每一位工人,確保他的工作環境安全”。
2012年,蘋果公司做出一個前所未有的舉動:公布了其在華的156家供應商。在此之前,喬布斯一直堅持不公開供應鏈的“秘密”文化,他自信地認為:“我們做的比這個星球上其他公司都要多?!?/p>
造成輿論巨大連鎖反應,并迫使蘋果讓步的,不是《紐約時報》年初的深度報道《中國勞工用性命鑄造ipad》,也不是美國兩大環保組織的吶喊,而是一位中國環保人士,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
從2010年4月起,馬軍通過長達兩年的深入調查,兩份報告、五次新聞發布會、七次與蘋果公司的面對面談判,終于讓蘋果放下傲慢、放棄秘密,公開156家供應商名單。今年4月,蘋果公司高層向馬軍承諾,先開放部分供應商接受第三方環境檢測,一旦發現污染問題,立即敦促整改。
4月16日下午,馬軍代表亞洲的獲獎者,站上了美國舊金山“戈德曼環保獎(goldmanenvironmental prize)”領獎臺,領取了15萬美元的環保獎金。成立于1989年的戈德曼環保獎由民權領袖和慈善家查德·戈德曼和妻子羅達·戈德曼創立。該獎項支持不畏險阻贏得環境勝利的個人,并鼓勵平凡的人采取不平凡的行動來保護地球,被譽為民間“綠色諾貝爾獎”。每年戈德曼獎候選人由世界各地的環保團體和環保人士秘密提名,并由國際評委會最終確定6位獲獎者,分別來自六個不同的大洲。
此次推薦馬軍的環保團體——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c)是美國最大的環保團體之一。nrdc在給戈德曼的推薦信中這樣寫道:馬軍最近一次備受矚目的行動涉及了大名鼎鼎的美國蘋果公司。蘋果和其他28家公司在2010年中國綠色it行業報告中,因重金屬污染問題被點名,但蘋果是唯一一家沒有做出回應的公司,他們的理由是供應商名單保密是蘋果長期以來的政策。馬軍領導了一個民間組織聯盟,發起了一場“毒蘋果”運動,抨擊蘋果公司缺乏對供應商的監管。2011年9月,在沉默了一年半之后,蘋果公司開始與中國環保組織接觸,并敦促其供應商開展清潔生產工作。馬軍和他的伙伴們繼續與蘋果的代表們進行定期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