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器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每年有超過5000萬臺家電報廢。廢棄的舊家電以往大多流入小作坊拆解,容易產生二次污染。新興的現代拆解企業近年在各地崛起,卻因運營成本較高,往往在回收環節不敵小作坊,陷入“吃不飽”的困境。
國家六部委聯合頒布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下稱《辦法》)7月1日將正式實施。《辦法》明確了“生產者負責制”,國家將向彩電、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腦五類家電的生產商和進口商征收7~13元/臺的費用。所收資金用于補貼拆解企業,具備資質的拆解企業拆解處理上述五類家電可以獲得35~85元/臺的補貼。
這對拆解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不過,新舊兩個回收拆解的體系,如同兩個生態圈,《辦法》的實施能否打破兩個生態圈之間的壁壘,讓舊體系中的廢棄家電資源順暢地流入新體系,目前看來并不容易。
兩個生態圈
“賣爛s(廢品)!收買舊電視機咯!”李阿姨推著一輛三輪車在廣州市東山口附近,走街串巷收廢品。她的名片上留有手機號,背面印著的收購范圍包括電視機、電腦、發電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機、復印機、傳真機、錄像機和音響及其他廢銅爛鐵。
“一臺舊電視機50元,29英寸的80元。平板電視貴一點,100元,名牌的再貴一些?!崩畎⒁毯芟胱龀少I賣,一口氣地介紹著,有問必答。
從東山口步行十多分鐘,到了大沙頭舊貨市場,價格幾乎是李阿姨開出的兩倍?!拔覀兙褪琴崅€搬運費。”李阿姨坦言,“能用的賣到舊貨市場去,不能用的就當廢品,賣到拆解的地方?!?/p>
廣州大沙頭商圈是全球出名的二手數碼產品交易市場,舊手機買賣最為火熱,成行成市。在盛賢大沙頭舊貨市場的三樓,許多商鋪經營二手家電,會視舊家電的大小、新舊程度開出不同的回收及出售價碼。
一位鋪主介紹說,舊的crt電視回收價100元,洗衣機、冰箱都是200~300元,空調約300元。旁邊一個鋪,擺放許多二手筆記本電腦。店主說,舊筆記本電腦最多300元,“壞的我們不要”。不少來自非洲、中東的買家,經常在這個舊貨商場出入。
除了舊貨市場,大量報廢的家電會流入佛山南海、汕頭貴嶼等地的小作坊拆解。貴嶼是粵東的一個沿海小鎮,也是全球知名廢舊電子拆解基地。拆解業帶來了財富,也讓貴嶼付出了高昂的環境代價,這里路邊的河水黑如墨汁,小作坊里不時飄出難聞的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