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跨國晶片公司會選擇低調地將部份工作轉移到中國,然而,也有一些業界領導公司選擇更加深入中國市場,而且,他們從不避諱談論其中國策略。
德州儀器(texasinstruments,ti),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德州儀器上海微控制器(mcu)設計中心最近剛完成了首款本地設計的晶片tapeout案例。雖然ti并不透露其上海設計中心團隊規模,但ti微控制器副總裁scottroller在最近的一次接受《eetimes》采訪時表示,“上海mcu設計中心是一個規模頗大的團隊,有許多設計正在進行。”
ti的上海mcu設計中心是在2011年初開始運作,除了ti位于德國、邦加羅爾和達拉斯以外,上海是目前最新一個設計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ti在中國的工廠并不只是為了支援現有的mcu產品而存在。相反地??,它主要負責一些來自中國的mcu產品線開發工作。“在中國,我們開發專門為中國市場而設計的微控制器,”roller說。這個設計中心聚集了所有必要的工作人員,包括銷售、應用軟體開發、系統和處理器設計工程師,以及現場應用工程師等。“我們包含了前端到后端的完整流程,”roller說。
為何在中國設計?
當被問及為何選在中國設計時,roller給了我兩個理由:“首先,你可以更靈活,速度更快。其次,選擇在本地進行設計,將大幅減少因誤解而出錯的機率。”
盡管理論上來說,此舉可能深具意義,但并不是每一家跨國公司都愿意公開承諾他們將在中國進行設計。
月前,在美國德州sanantonio舉辦的飛思卡爾技術論壇(freescaletechnologyforum)上,飛思卡爾新任總裁暨執行長gregglowe指出,中國市場正在從低成本的電子產品制造基地,轉變為具備設計能力,可為當地廣大內需市場開發所需產品的真正高科技樞紐。
想在中國銷售產品的晶片供應商,就必須在當地扎根,lowe說。ic供應商并不一定要在中國設計產品,但他們必須在當地設有應用工程師和系統工程師,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