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陜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西安高新區管委會分別與韓國三星電子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和諒解備忘錄,該公司將在西安高新區投資建設存儲芯片項目。
三星存儲芯片項目一期投資70億美元,將采用世界最領先的技術,生產10納米級的存儲芯片,每月生產芯片10萬片。項目計劃在今年開工, 明年年底竣工投產。
西安高新區管委會新聞發言人就近期媒體關心的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三星項目落戶西安,對西安經濟社會發展有何意義?
答:三星項目作為改革開放以來中西部地區最大的外商投資項目,不僅對西安,而且對陜西發展都將產生積極的意義。
三星電子落戶西安,將帶來批量配套企業入駐,也將吸納大批人員就業,有利于完善西安半導體產業鏈,使西安成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并將有力推進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建設進程;有利于陜西電子信息產業做大做強,推動陜西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進一步增強全省綜合經濟實力;有利于形成區域性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對整個關天經濟區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轉型發揮積極作用;有利于推動西部地區發展方式轉變,不斷邁上又好又快發展新臺階。
問:為吸引三星電子落戶,當地有哪些鼓勵和支持措施?
答:我們抓住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充分用好《國務院關于進一步鼓勵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國發〔2011〕4號)、《陜西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條例》的產業發展政策,認真研究國內其他城市引進同類項目的經驗和做法,結合陜西、西安及高新區的實際,制定了鼓勵和支持措施。這些鼓勵和支持措施,都在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的框架之內。
問:三星電子項目簽約后,有媒體稱西安為引進三星項目付出了2000億元代價。這是否屬實?
答:我們注意到,有所謂“2000億元‘嫁妝’”之說,這是沒有根據的,是站不住腳的。
所謂2000億元“嫁妝”,其中最大的一筆是減免稅費1485億元。有關報道是按照660億元的年產值、15%優惠稅率、15年優惠期來估算的。這種計算方式,把企業產值當成毛利潤計算所得稅,顯然不對。在計算所得稅時,不應把企業年產值作為計稅基數,而應以扣除成本、費用、折舊等以后產生的毛利潤作為計稅基數。可見,1485億元這個數字是明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