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薩電子大中國區總經理兼ceo鄭力
策略調整 將在中國進行前沿性研發和生產
記者:去年全球半導體行業表現不如預期,但今年有機構預測,可能會有增長。瑞薩作為全球半導體行業的領軍企業,對今年市場發展有何看法?你認為未來幾年新的增長點將體現在哪些方面?
鄭力:去年一是全球經濟的影響,二是日本的大地震,后來是泰國的洪水,這都對瑞薩的產能、供貨業務帶來了一些影響。今年整體發展還要看走勢,但跟去年比,肯定是要增長,因為天災都已過去了,而且產業本身也有一個恢復的過程。
從整個產業來看,我們關注以下幾點:一是節能減排,以前停留在概念層面,現在真正開始落實到應用層面了。比如說變頻,已經從變頻空調進入到了其他的變頻領域,甚至一些小家電都開始使用變頻技術,這將帶來整個終端產品的升級換代。以前,所謂升級換代都只是在外觀、性能上稍微改進,而現在開始從根本上進行改變,這對半導體廠商而言意味著更多機會。瑞薩的品牌雖然比較新,但歷史比較長,是從原來的nec、日立、三菱這些日本老牌的半導體企業合并而來,有很多的技術積累,在這方面將是大有作為的。二是汽車電子,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跨國汽車企業的研發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轉移到中國來,這和中國政府導向有關。最近中國政府提出,國外車廠在中國搞研發一定要和國內企業一起合資,要具體拿出研發項目來,這些措施將推動中國本地汽車電子研發進入到實質性階段。對中國半導體行業來講,汽車行業是具有高附加價值的、長期穩定的領域,今年及未來幾年中國半導體企業也應加以關注。
記者:幾年前,日本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的市場份額還比較高,但最近占比卻在下降,今年占比可能會降到20%以下。以前,中國的半導體企業都向日本學習,但現在則向韓國、美國學習,這種變化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從中應該吸取什么經驗和教訓?
鄭力:從歷史上看,上世紀90年代初nec電子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半導體企業,日立也是在全球排名靠前的企業,那時主要是依靠dram。在dram產業結構比較清晰的環境下,日本看準了時機進行大規模的投資,進行技術提升,從而奠定了當時日本半導體企業在全球領先的基礎。而現在市場的環境和十幾年前相比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以前是知道要做什么,怎么把它做好,不光是日本的半導體企業,日本的終端企業都有這個特長,把產品做得特別好、特別精,這是日本的特色。但近些年,當市場變得撲朔迷離的時候,確實給日本的半導體企業帶來了很多迷惑,在一段時間內有點兒看不清方向。
同時,全球電子終端行業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以前日本的終端企業是領先的,現在不是做電子的企業比如it企業、互聯網企業等也都進入這一行業,這對日本終端企業來說是重大的改變,這也讓日本半導體企業有了一個深刻的反思。反思的表現就是加強本地化,尤其是在中國進行大量的、前沿性的研發和生產,要更深入地進到主流市場中去,這一趨勢是正確的。而且電子產品不可能永遠處于撲朔迷離的狀態,總是要經歷波峰波谷,既有一定的變化,也有一定的穩定時期。一旦日本的半導體企業更清楚地認識到市場是什么、市場需要什么,對具有精益管理、精益物流、精益品質特色的日本半導體企業來講,進一步增長的機會還是有的,問題是我們能否抓得住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