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見一個小孩手里拿著ipad嬉戲時,我們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想著如何去制止,而不是去引導。在兒童面前,我們從不否認電教產品存在的合法性,但卻將平板電腦一票否決。其實,我們大可不必這樣,平板電腦是兒童電子教育產品的方向,小孩拋棄后者擁抱前者,是一種本能反應。我們應該把質疑轉換成一種期待,假若平板電腦里面裝上了適合兒童的內容……
小孩子是個天生的企業家,平板、智能手機才掀起蓋頭,就被他們“盯”上了。而他們曾經的“伴侶”——教育電子產品,在被橫刀奪愛之后市場迅速萎縮,正一批一批地走向死亡。
晴晴今年只有7歲,但卻是個數碼潮人。她平時最愛用ipad與陌生人聊天,在微信上,她會用“what is your name?”與老外聊天,也會用“can you speak chinese?”讓老外說出一口結結巴巴的中文。
晴晴的媽媽非常驚訝,因為這些功能她都半會不會。她們家現在已經沒有學習機等電子產品了,“現在誰還用這玩意兒呀?!鼻缜绲膵寢屨f。一方面,女兒的機靈讓她驕傲;但另一方面,她又時刻牽掛著女兒的學習。
硬件
與平板沒差別
“我愛你,你愛她,她愛他”,兒童電子教育產品的處境與歌詞一樣殘酷:平板、智能手機流行了,兒童就拋棄了傳統教育電子。在潮流面前,兒童的腳步并不比成人慢。
復讀機、電子詞典、學習機……科技的更新速度,讓它們從一張名單轉移到了另一張名單上。在兒童眼中,它們曾備受青睞;而現在,它們正在被遺棄。
智能手機時代,兒童電子教育產品的命運并未好過非智能手機?!皣鴥仍缃淌袌龃蟛糠诌€停留在低端數碼產品形態,如點讀筆、故事機等。”卡布休營銷總監吉登高表示。這些產品具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功能單一,擴展性不強。
從技術上來說,它們與智能手機、非智能手機所處的時代一樣。以電子詞典為例,市場價一般為300-500元,普遍僅具有查字典、背單詞的功能,這樣的產品價格低廉,消費能力弱的用戶多會考慮。
其實,要把硬件做上去并不難,傳統電子教育生產商,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近兩年,好記星、步步高、讀書郎都相繼推出了各自的學生平板(電腦)。單從硬件配置上看,這些產品與市面上流行的平板電腦差別不大。
內容
換殼不換“芯”
但這并沒有解決電子教育產品的危機。“電子教育產品只是載體,技術門檻有限,容易被復制?!敝袊鴥和a業研究中心主任張遠萌表示,電子教育產品的內核在于內容,而不是硬件。比如說iphone手機,真正維持用戶黏性的是龐大容量、不斷更新的app 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