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西班牙馬德里自治大學經濟預測中心發布了最新的ict行業月報(全球領域),對ict行業發展情況進行了階段性小結。
智能電網基礎設施投資增大
2012~2017年,全球智能電網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年均增長比例將達到17.4%。
據統計,2011年全球信息技術外包服務總收入達到了2466億美元,較2010年2287億美元的水平增長了7.8%。其中,工業部門的需求最大,特別是基于云計算方面的需求。
ibm公司成為2011年在信息技術外包服務領域收入最多的企業,其年收入增長比例達到了7.8%,占全球ito收入總額的11%,緊隨其后的是惠普和富士通。
日前,klas機構(美國一家專業為醫療服務者提供調研報告的機構)發布了一份名為“2012年感知商業智能——即將襲來的熱浪”的報告。該報告指出,在未來3年內,全球從事醫療健康行業的企業中將有超過一半數量的企業應用商業智能技術或者替換已有的商業智能系統。來自137家醫療健康企業的177名工作人員回答了該報告的調查問卷。其中,33%的人表示已經決定購買商業智能工具,19%的人表示已經著手準備更換現有的商業智能系統,33%的人則表示將繼續使用現有的商業智能工具,而僅有14%的人表示沒有計劃配備相關系統。
根據idc energy insights機構的預測,2012~2017年期間,全球智能電網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年均增長比例將達到17.4%,特別是在硬件、軟件和服務方面的投資規模將更大。預計至2017年,全球智能電網基礎設施的投資規模將達到464億美元左右,而亞太地區將成為未來5年內投資增速最快的地區,預計其年增長比例將達到33.7%。為完成這一調研報告,idc對多方面數據和資料進行了考察,其中包括技術類型(包括硬件、軟件和服務)、能源企業類型以及這些企業是單純經營電力行業還是同時也涉足油氣領域等方面。
如今,這些能源企業已經意識到了建設智能電網基礎設施帶來的ict投資壓力,但這一壓力的表現形式由于每個國家和地區的能源政策、監管框架及扶持私有行業等方面的差別而有所不同。
能源企業,特別是電力企業在智能電網建設方面的投資,將有效優化輸電和配電網絡的可靠性,同時能夠實現可再生能源應用的最大化,并通過需求管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